近十年长江干线货物经过量对比——长江船运
发布时间:2022-01-10 16:40:38作者:交航船运王
长江作为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江航运供给能力逐年提升。
近十年长江干线货物经过量对比。
2011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到达16.6亿吨,范围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8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4.0%,长江航运能力再次创历史新高。
2013年,长江干线货通过量达19.2亿吨,同比增长6.7%,再次刷新世界内河航运纪录。这是长江干线年货运量连续第9年居世界第一。初次是2005年。
2014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超20.6亿吨,是世界上最忙碌的通航河流。
2015年长江干线完成货运量21.8亿吨,占同期全国铁路的64%。
2016年长江干线完成货物通过量23.1亿吨,同比增加6.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20万TEU,同比增长6.8%,长江干线亿吨大港已达14个,比2015年新增了铜陵港、马鞍山港,长江干线消费性泊位3922个,比2015年的3961个减少了39个,万吨级泊位572个,比2015年的502个增加了70个,其中5万吨级泊位为146个。
2017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达25亿吨,同比增长了8.2%以上,稳居世界内河首位,三峡船闸经过量、货船均匀吨位再创历史新高,长江曾经成为名不虚传的黄金水道,数据显现,2017年,三峡船闸货运量达1.38亿吨,长江干线货船均匀吨位为1630吨,三峡库区过闸货船均匀吨位达4330吨,运力构造大幅度优化。5年来,长江干线范围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8.6亿吨增长到24.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从1357万TEU增长到1350万TEU,长江干线亿吨大港从10个增加到14个,万吨级泊位从421个增加都581个。
2018年,长江干线年货物通过量到达26.9亿吨,较 2017年增长7.6%,稳居世界内河首位。2018年,长江干线年集装箱吞吐量1750万标箱、三峡枢纽经过量1.44亿吨,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三峡枢纽经过量超越设计才能四成以上。
2019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达29.3亿吨,同比增长8.9%;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31.6亿吨,同比增长11.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40万TEU,同比增长10.9%;三峡枢纽经过量1.48亿吨,均刷新历史纪录。
2020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30.6亿吨,同比增长4.4%。
2021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超35亿吨,同比增长6%以上,创历史新高。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282万标箱,增长16.3%。三峡枢纽年货物通过量达1.5亿吨,增长9.29%。
长江航运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降低物流成本,是在内陆地区发展钢铁、汽车等产业的重要条件。长江一直以来被誉为黄金水道,长江干线航道上起云南水富港,下至长江入海口,全长2838公里。沿线港口基本形成了以国家主要港口为骨干、地区重要港口为基础辐射全流域的总体格局,形成了比较齐备的集装箱、铁矿石、煤炭等江海转运体系以及汽车滚装和液化品等专业化运输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