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长江|沿海航运|重大件海运服务商-散货|钢材|大件船运|海运专家!

钢材船运时超载判定——长江船运

发布时间:2022-02-14 11:36:30作者:交航船运王
钢材船运时,船舶实际装载量必须小于货等于船舶装载钢材的参考标准吗?
保险条款载明:“运输工具超载、超高、超宽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和费用,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那钢材船运时实际装载量为1198吨,船舶参考载货量为950吨,且这艘船发生货损需要理赔时,保险公司应不应该受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案例来得出我们需要的答案。

案例:船舶参考载货量为950吨,实际装载钢材1198吨,但法院却认定不能证明超载,这是为什么呢?前久南京海事法院对一起保险赔偿纠纷案作出判决,判令保险公司对事故承担保险责任。承办法官表示,船舶超载的认定比陆路运输要复杂的多,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解析。钢材船运遇事故受损,保险理赔引发官司江苏某运业公司在2018年时承接了一单货物,由水路从福建福州运输一批钢材至江苏江阴,该公司为涉案货物投保了“国内水路货物运输保险综合险”。保险条款载明:“运输工具超载、超高、超宽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和费用,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2018年11月,船舶装载完货物启航,两天后途经浙江象山大目岛东南约2海里海域时,触碰不明物体导致船底破损进水,所载部分钢材被海水浸泡受损。运业公司向货主赔偿后,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该损失。对这笔损失赔还是不赔?双方就事故发生时船舶是否超载产生了争议。保险公司表示,案涉船舶检验证书记载船舶参考载货量为950吨,而事实上船舶装载了1198吨钢材,明显超载。因此,对案涉事故产生的损失,自己不承担赔偿责任。运业公司则认为,事故发生后,海事部门并未认定船舶超载。检验证书上记载的载货量只是参考,不能作为认定是否超载的唯一证据,本案除了要适用法律规定,还应当适用国际载重线公约。不能单以实际载货量来确定是否超载“‘超载免责’条款效力在本案中并无太大争议。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协议对此有明确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故超载免责条款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南京海事法院法官孔玲玲表示,问题在于,船舶超载的认定比陆路运输要复杂得多。她介绍,本案保险条款中并没有对超载进行说明,经向海事部门了解,船舶核定载重线标准是当前船舶安检执法的通行规则。船舶超载是指船舶装载后未能保留最小干舷,船舶没有保留足够的储备浮力,即船舶的实际排水量超过了核定的满载排水量。而船舶的实际排水量与船舶装载的货物总量并非同一概念,核定的满载排水量与船舶检验证书中记载的参考载重量亦非同一定义。船舶检验证书中记载的参考载货量是船舶设计时针对某类积载因数的货物计算出的近似值,只对船舶装载某些货物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并不能作为认定船舶超载的依据。“此外,判定船舶是否超载还应当考虑舷外水密度大小。总而言之,不能单以船舶实际载货量来确定船舶是否超载。”孔玲玲表示。判决:保险公司对事故承担保险责任最终,南京海事法院经审理认为,现有证据并不能证明船舶超载,判令保险公司对本次事故承担保险责任。据介绍,本案纠纷发生后,原、被告进行了现场试验。经双方确认,涉案船舶装载与事故发生相似重量货物时,船舶并未超过载重线,在此情况下,被告保险公司负有证明船舶超载的举证义务。但是,本案事故发生后,海事部门并未认定船舶超载,被告在原告报险后也没有进行调查了解,无证据证实船舶超载。因此,法院认定保险公司不存在免责事由,应对原告本次事故承担保险责任。

总结案例。船舶超载的认定比陆路运输超载认定要复杂的多,船舶装载参考数据时船舶设计时针对
某类积载因数的货物计算出的近似值,只对船舶装载某些货物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并不能作为认定船舶超载的依据。钢材船运时,船舶实际装载量除参考船舶装载参考数据时还应当考虑舷外水密度大小。
钢材船运

 
 

上一篇:让人忧愁的集装箱海运——船运 下一篇:铁矿石影响国内散货船运费吗——长江航运

微信咨询立减200元

每天只通过50个名额

长按下方按钮复制并添加公众号

13045616165

打开微信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