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年船舶运输市场
发布时间:2022-02-15 16:24:51作者:交航船运王
2022年国际船舶运输市场展望
1、全球疫情发展不确定性仍旧较强,病毒变异仍在持续,全球疫苗接种不平衡,发达国家接种比率较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和全球扩散,对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和回升带来一定影响,疫情仍将继续困扰全球经济。
2、2022年国际经济持续复苏,美国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2022年预期的加息政策也将会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尤其影响新兴市场的发展。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总体仍然较为脆弱。从新兴经济体来看,巴西、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将受全球货币政策调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经济复苏从实物消费扩大到服务和国际生产领域。
3、中国经济将以稳增长为重点任务,依据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2年国内经济运行的关键字是“稳”,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外需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支持力度将弱于2021年。结合当前部分机构的预测,我们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制造业继续回升、房地产有所放缓,基建稳定;消费边际改善,疫情影响逐步缓解,人员交往交流升温,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外需回落,大宗商品价格回调,进出口回落。
4、RCEP生效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集装箱运输增加,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作为全球生效的最大范围的自由贸易区,RCEP能够整体提升我国及自贸区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尤其对推动我国与未签订双边自贸协议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带来积极推动作用。RCEP生效后,主要推动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日本航线、韩国航线、东盟航线和澳新航线的箱量增加,降低出口成本,推动近洋集装箱航线比例进一步提升。
5、2022年市场展望,预计2022年全球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需求增1.8%左右,增速回归至正常水平。从铁矿石运输来看,预计伴随美国缩表政策延续及预期的加息,推动大宗商品计价整体回落。从铁矿石供需来看,全球主要矿商中预计淡水河谷年产量增2000万吨,其余地区基本稳定,主要国家需求保持稳定,铁矿石市场呈现“供需两弱”态势,预计矿价回落至90美元/吨左右。2022年南美、俄罗斯粮食出口保持较好预期。由于印尼镍矿出口政策调整,镍矿出口显著增加。从主要需求国来看,我国粗钢产量下降,铁矿石进口需求预计下滑,煤炭进口稳定,粮食(大豆、玉米)进口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美国、印度、东南亚等地有望继续推动基建,提升对铁矿石、煤炭进口。但2022年印尼煤矿出口禁止也将使得全球干散货贸易流向进一步改变。从供给端来看,考虑手持订单构成和船舶预计拆解情况,2022年预计全球干散货船队运力规模上涨2%左右。考虑2023年生效的EEXI指数,则运力增长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与需求增速基本匹配。全球干散货港口的作业效率何时能够恢复至此前水平仍值得持续关注,同时市场受天气、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的后续走势。总体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干散货航运市场仍将保持相对较好的运价水平,BDI指数均值较2021年有所回落但仍好于2020和2019年,指数均值达2000点,运力供给增长放缓,突发事件影响将推动国际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运价出现较大波动和提振。
6、2022年,预计全球原油供给有望整体宽松,油价有望回落。同时市场去库存进入尾声,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将出现较快上涨,全球航空航行等需求回升,原油需求年增速达到5%。EIA预测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日新增330万桶,突破1亿桶/天;中国原油需求恢复,亚太地区好于全球平均。从原油供给来看,总体宽松,油价回落。预计OPEC+增产,美国出口量有望继续增加;关注委内瑞拉、伊朗制裁如何解决。预计2022年地缘政治、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发生,可能带来短期内原油市场的贸易和运输机会。从供给端来看,预计大量老船将拆解,缓解供大于求压力,供给增长2.3%。市场供需关系总体改善,2022年下半年迎来一定复苏。
7、治疗和防控手段取得突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供应链紧张状况恢复,市场回归正常状态。在这种情境下,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运价有望得到较快回落。这种情景的概率约为20%。即全球经济增速在4%以上,维持与今年相近的增速,中国经济增速在6%以上。疫情防控常态化,疫苗加强针全面普及、药物治疗手段逐渐增多,主要经济体边境开放,生产及贸易活动逐渐恢复,供应链的紧张状况虽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但各国缓解供应链紧张的措施和手段在新的订单周期发挥一定的作用,集装箱运输市场维持高位,波动加剧。这种情景的概率约为60%。即全球经济增速在3%左右,不同经济体分化,中国经济增速在5.5%左右。病毒变异加剧,防疫手段面临新的挑战,供应链紧张状况无法缓解,市场有效运力供给持续削弱,对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超过2021年。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使得各国对于疫情防控的关注程度继续提升。这种情境出现的概率为20%左右。在这种情景下,全球经济增速显著低于预期,中国经济增速也受到较大冲击,增速总体放缓。总体来看,综合以上情形,我们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仍是中性情景。在中共中央二十大召开的背景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保障国内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工具仍然很多,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国际经贸增速较今年回落,市场增速向正常化水平调整。
8、基本供需关系基本匹配,从集装箱航运市场后续走势来看,从需求端来看,我们认为预计增长3%,与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回升速度基本相同,仍处于回升过程中。从供给端来看,由于本轮集中订造的运力大体要在2023年之后才能交付,2022年市场新增运力水平达到100万TEU左右,增速约为4%。为满足2023年EEXI要求,加大运力拆解和提升闲置运力比例,实现供求关系总体改善。同时,由于市场结构调整和船舶经营成本上升,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回落的幅度可能整体有限。在RCEP生效背景下,关注东南亚航线、中日航线、中韩航线、澳新航线的需求增长和运费表现。东南亚地区由于“奥密克戎”毒株快速扩散,港口防疫措施升级,运价在12月再度攀升,后续走势仍值得继续关注。2021年,由于港口拥堵程度较高,影响的运力供给比例约14%。2022年,最难以判断的是伴随防控有效性与效率提升,释放被抑制的运力的比例。我们预计港口拥堵和供应链紧张对运力供给的影响程度将降至5%左右,给市场带来供需关系的总体改善。长协市场的规模和运价走高,现货市场的规模和运价低于2021年从订立运输合同的模式来看,长协货物的运价仍在继续攀升,如马士基认为2022年主干航线上长协合约较2021年长协合约上涨50%,且长协货物比例继续提升。现货市场因为运力供给的逐步改善、部分需求的转移,使得在市场中的总体规模份额较2021年下降,同时由于船公司加大了直营比重,中间环节加价因素有所消减,现货市场的运价会低于2021年。高运价仍将持续,且不会回落至2019年前水平在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之下,高运价会震荡回落,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全年。同时,由于集装箱航运公司控制力度提升,叠加运营成本上升和绿色环保要求提高,集装箱市场运价不会回落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而是在较高水平下达到平衡。2023年以后市场运价有望实现新平衡从中长期来看,当前国际集装箱船队的手持订单占船队规模比例的23%,将于2023年以后交付,能够进一步缓解供给不足的压力,推动运价水平下降。但预计运价水平中枢仍将高于2019年全年的水平,且在新平台上达成平衡。以上预测均是基于我国出口需求保持平稳,供给端无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和扰动的预设前提。
综上,我们认为2022年全球船舶运输市场需求仍将缓慢复苏,而供给端的运行态势及堵点打通值得持续关注,对市场未来走势保持谨慎乐观。

1、全球疫情发展不确定性仍旧较强,病毒变异仍在持续,全球疫苗接种不平衡,发达国家接种比率较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和全球扩散,对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和回升带来一定影响,疫情仍将继续困扰全球经济。
2、2022年国际经济持续复苏,美国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2022年预期的加息政策也将会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尤其影响新兴市场的发展。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总体仍然较为脆弱。从新兴经济体来看,巴西、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将受全球货币政策调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经济复苏从实物消费扩大到服务和国际生产领域。
3、中国经济将以稳增长为重点任务,依据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2年国内经济运行的关键字是“稳”,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外需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支持力度将弱于2021年。结合当前部分机构的预测,我们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制造业继续回升、房地产有所放缓,基建稳定;消费边际改善,疫情影响逐步缓解,人员交往交流升温,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外需回落,大宗商品价格回调,进出口回落。
4、RCEP生效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集装箱运输增加,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作为全球生效的最大范围的自由贸易区,RCEP能够整体提升我国及自贸区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尤其对推动我国与未签订双边自贸协议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带来积极推动作用。RCEP生效后,主要推动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日本航线、韩国航线、东盟航线和澳新航线的箱量增加,降低出口成本,推动近洋集装箱航线比例进一步提升。
5、2022年市场展望,预计2022年全球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需求增1.8%左右,增速回归至正常水平。从铁矿石运输来看,预计伴随美国缩表政策延续及预期的加息,推动大宗商品计价整体回落。从铁矿石供需来看,全球主要矿商中预计淡水河谷年产量增2000万吨,其余地区基本稳定,主要国家需求保持稳定,铁矿石市场呈现“供需两弱”态势,预计矿价回落至90美元/吨左右。2022年南美、俄罗斯粮食出口保持较好预期。由于印尼镍矿出口政策调整,镍矿出口显著增加。从主要需求国来看,我国粗钢产量下降,铁矿石进口需求预计下滑,煤炭进口稳定,粮食(大豆、玉米)进口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美国、印度、东南亚等地有望继续推动基建,提升对铁矿石、煤炭进口。但2022年印尼煤矿出口禁止也将使得全球干散货贸易流向进一步改变。从供给端来看,考虑手持订单构成和船舶预计拆解情况,2022年预计全球干散货船队运力规模上涨2%左右。考虑2023年生效的EEXI指数,则运力增长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与需求增速基本匹配。全球干散货港口的作业效率何时能够恢复至此前水平仍值得持续关注,同时市场受天气、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的后续走势。总体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干散货航运市场仍将保持相对较好的运价水平,BDI指数均值较2021年有所回落但仍好于2020和2019年,指数均值达2000点,运力供给增长放缓,突发事件影响将推动国际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运价出现较大波动和提振。
6、2022年,预计全球原油供给有望整体宽松,油价有望回落。同时市场去库存进入尾声,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将出现较快上涨,全球航空航行等需求回升,原油需求年增速达到5%。EIA预测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日新增330万桶,突破1亿桶/天;中国原油需求恢复,亚太地区好于全球平均。从原油供给来看,总体宽松,油价回落。预计OPEC+增产,美国出口量有望继续增加;关注委内瑞拉、伊朗制裁如何解决。预计2022年地缘政治、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发生,可能带来短期内原油市场的贸易和运输机会。从供给端来看,预计大量老船将拆解,缓解供大于求压力,供给增长2.3%。市场供需关系总体改善,2022年下半年迎来一定复苏。
7、治疗和防控手段取得突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供应链紧张状况恢复,市场回归正常状态。在这种情境下,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运价有望得到较快回落。这种情景的概率约为20%。即全球经济增速在4%以上,维持与今年相近的增速,中国经济增速在6%以上。疫情防控常态化,疫苗加强针全面普及、药物治疗手段逐渐增多,主要经济体边境开放,生产及贸易活动逐渐恢复,供应链的紧张状况虽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但各国缓解供应链紧张的措施和手段在新的订单周期发挥一定的作用,集装箱运输市场维持高位,波动加剧。这种情景的概率约为60%。即全球经济增速在3%左右,不同经济体分化,中国经济增速在5.5%左右。病毒变异加剧,防疫手段面临新的挑战,供应链紧张状况无法缓解,市场有效运力供给持续削弱,对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超过2021年。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使得各国对于疫情防控的关注程度继续提升。这种情境出现的概率为20%左右。在这种情景下,全球经济增速显著低于预期,中国经济增速也受到较大冲击,增速总体放缓。总体来看,综合以上情形,我们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仍是中性情景。在中共中央二十大召开的背景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保障国内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工具仍然很多,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国际经贸增速较今年回落,市场增速向正常化水平调整。
8、基本供需关系基本匹配,从集装箱航运市场后续走势来看,从需求端来看,我们认为预计增长3%,与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回升速度基本相同,仍处于回升过程中。从供给端来看,由于本轮集中订造的运力大体要在2023年之后才能交付,2022年市场新增运力水平达到100万TEU左右,增速约为4%。为满足2023年EEXI要求,加大运力拆解和提升闲置运力比例,实现供求关系总体改善。同时,由于市场结构调整和船舶经营成本上升,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回落的幅度可能整体有限。在RCEP生效背景下,关注东南亚航线、中日航线、中韩航线、澳新航线的需求增长和运费表现。东南亚地区由于“奥密克戎”毒株快速扩散,港口防疫措施升级,运价在12月再度攀升,后续走势仍值得继续关注。2021年,由于港口拥堵程度较高,影响的运力供给比例约14%。2022年,最难以判断的是伴随防控有效性与效率提升,释放被抑制的运力的比例。我们预计港口拥堵和供应链紧张对运力供给的影响程度将降至5%左右,给市场带来供需关系的总体改善。长协市场的规模和运价走高,现货市场的规模和运价低于2021年从订立运输合同的模式来看,长协货物的运价仍在继续攀升,如马士基认为2022年主干航线上长协合约较2021年长协合约上涨50%,且长协货物比例继续提升。现货市场因为运力供给的逐步改善、部分需求的转移,使得在市场中的总体规模份额较2021年下降,同时由于船公司加大了直营比重,中间环节加价因素有所消减,现货市场的运价会低于2021年。高运价仍将持续,且不会回落至2019年前水平在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之下,高运价会震荡回落,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全年。同时,由于集装箱航运公司控制力度提升,叠加运营成本上升和绿色环保要求提高,集装箱市场运价不会回落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而是在较高水平下达到平衡。2023年以后市场运价有望实现新平衡从中长期来看,当前国际集装箱船队的手持订单占船队规模比例的23%,将于2023年以后交付,能够进一步缓解供给不足的压力,推动运价水平下降。但预计运价水平中枢仍将高于2019年全年的水平,且在新平台上达成平衡。以上预测均是基于我国出口需求保持平稳,供给端无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和扰动的预设前提。
综上,我们认为2022年全球船舶运输市场需求仍将缓慢复苏,而供给端的运行态势及堵点打通值得持续关注,对市场未来走势保持谨慎乐观。

上一篇:2021年集装箱运输总结——内贸航运
下一篇:内河航运对哪个省作用最大——长江船运